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忌“五味”

时间:2018-06-12 11:11:43

当前,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方兴未艾,这对当地的民生福祉和生态环境保护都是利好。然而,一些地方虽然生态乡村旅游项目投资不菲,却并未受到游客青睐。如何将乡村生态旅游的大餐烹饪好?笔者认为,调剂乡村生态旅游大餐,要忌“五味”。

  一要忌城市味。一些地方在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时候,喜欢大拆大建,大砍大伐,大破大立。比如,拆掉古老民居,建设城市里的广场楼房;砍掉茂密原生的树林,建设类似城市里的草坪花园;重新规划原有的村庄布局,使得乡村看上去就像城市一样错落有致。这些做法并不可取,发展乡村生态旅游,不是要把乡村变为城市。

  既然是发展乡村生态旅游,就应该大力凸显乡村生态味,留住鸟语花香、田园风光。正是城市没有的、乡村独有的东西,才是真正富有吸引力的东西。

  二要忌异域味。立足本土生态文化是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题中要义,但一些地方存在“崇洋媚外”的倾向,誓言打造类似欧美式的村落。殊不知,盲目照搬异域模式不仅不能满足乡村生态旅游的实际需求,还有可能招致游客的反感和抵制。

  发展乡村生态旅游,应该着力挖掘本土的生态自然禀赋,凸显原生态的底蕴与魅力。比如,徽州村落的青砖黛瓦、陕北村落的窑洞土炕、内蒙古村落的青翠草原与毡房等,都是当地千百年历史积淀下形成的独有形态,是不可替代和遗失的原生态价值所在。

  三要忌人工味。乡村生态旅游的主题是乡村生态景观,应是原始自然形态的有机结合与延伸,而不是添加人造景观。但有些地方硬是把原来弯弯曲曲、时宽时窄的溪流,变成宽窄统一的人工河,把层层叠叠、大小有致的梯田修建成了横平竖直的人造地,把自然生长、形态各异的树林修剪成整齐划一的景观园。如此一来,不仅偏离了生态主题,念歪了“生态旅游经”,更给当地的生态自然资源造成了难以修复的破坏。

  发展乡村生态旅游,应保留更多的自然味。这山那水的景观之美,美就美在形态各异;一花一草一树木,美就美在自然多姿。对于乡村生态旅游,游客要的就是亲近自然的一村一幅山水画和一户一处田园景,要的就是一种乡村野趣。

  四要忌建筑味。如今,不少生态乡村的山坡绿化了,水体整治了,道路浇筑了,民居改造了,农家酒庄开张了,整个村庄建设一新,就是难见游客身影。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不等于大兴土木,房屋建筑不过是乡村外形,自然人文才是乡村的神韵。

  说到底,发展乡村生态旅游,除了要塑形,更要找神。以农耕技艺、农耕用具、农耕节气、农产品加工活动等为主体的农耕文化是“形”,以居住民俗、服饰民俗、饮食民俗、礼仪民俗、游艺民俗等为主体的民俗文化是“神”。形神兼备,乡村旅游才会兴旺。

  五要忌守旧味。一些地方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过于固步自封,为了留住乡土味而拒绝接受新事物、新科技,从而自我束缚了手脚。及时更新思维,精心规划,扬长避短,能够助力乡村生态旅游更好更快更优地发展。

  总之,发展乡村生态旅游,思想意识与认知理念一定不能封闭落后,不但要跟上美丽乡村、生态村的创建节奏,因地制宜地建设好生态旅游村庄,还要不断宣传绿色健康的生产方式、生活习惯,树立新民风,养成好习惯,让村民群众真正成为维护和发展生态旅游的主体。